醋鄉話醋 山西人認為,生活中有了醋,生活才是有滋有味的。
山西人對醋有著深厚友情。據說火車一到山西,便會發出“咕嘟咕嘟”的釀醋聲。在慘烈的戰爭中,山西人即使投降了,也只會繳槍而不繳醋葫蘆。山西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釀醋的歷史。
“醋”的產生據說源于唐朝。唐太宗要為大臣房玄齡納妾,房妻橫加干涉。太宗無奈,只得令房玄齡之妻在喝毒酒和納妾中選擇一個。房妻確有幾分剛烈,拿起毒酒一飲而盡。當大臣之妻含淚喝完后,才發現杯中是醋,從此便留下了這段“吃醋”的佳話。
山西水硬,促進消化醋是必不可少的,所以醋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。山西做醋的歷史大約有三千年之久。清代初順治年間,介休出了一位“醋仙”,名叫王來福,他在清徐城關開辦了一個“美和居”醋坊,釀制方法采用“作米醋法”,他在白醋的基礎上增加了熏醋工藝,“冬撈冰,夏伏曬”,終于創出了“老陳醋”的名牌,使老陳醋一舉成為中國四大名醋之首。
人說山西好地方,地肥水美醋更香。作為醋的故鄉,山西處處都有做醋的遺風。盛夏季節,如果您到了山西的鄉村,你就會發現“家家有醋缸,人人當醋匠”的生活場景。不管是溪流潺潺的杏花村,還是鳥鳴枝頭的柳林,老鄉們都會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紙悶著的大缸,在用“老醯兒”(制醋的壇子)曬醋,而且醋缸需不斷地搬動,因為醋缸要跟著太陽走,山西人認為只有太陽才能賦予醋以靈性。
山西確實是制醋的大本營,醋的品種非常多,有老陳醋、名特醋、雙醋、陳醋、特醋、晉醋、味醋、熏醋、柿子醋等。同一品種的醋,因使用原料和生產工藝不同,又可分出各種各樣的類別,真可謂琳瑯滿目,各具特色。著名的清徐老陳醋,還有陵川玉泉老陳醋、壺關辛寨老陳醋、榆次南堡老陳醋等,在清代已遠銷全國各地,為山西帶來了滾滾財源,也為晉商的原始積累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山西人善制醋,是因為山西人愛吃醋,山西人愛吃醋真可稱為全國之最,山西民間有無醋不成味之說。山西人善釀并酷愛吃醋,素有“老醯兒”之稱。古時管醋叫醯,把釀醋的人叫“醯人”,把釀醋的壇子叫“老醯”。因此,吃醋也不叫吃醋,而叫“吃醯”。由于山西人對釀醋的特殊貢獻,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,又巧合了“醯”和山西的“西”字同音,所以外省人就尊稱山西人為“山西老醯”。
醋的作用很多。醋內除含有大量醋酸外,并含有鈣、鐵、乳酸、甘油、氨基酸及醛類化合物。醋不僅是調味之首,還是人體健身佳品。在食用方面,它能溶解食物中的鈣和鐵,使人體易于吸收,也可以用于脫制蘿卜、白菜、大蒜等食物。在醫療方面用醋入藥,有生發、美容、降壓、減肥之功效。
醋有許許多多奇妙的用途,吃醋確實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。烹調中有了醋,飯菜才有了酣暢淋漓的酸味。山西人認為,生活中有了醋,生活才是有滋有味的。所以朋友,多吃點醋吧!